4月18日,我校举办了“第三届研究生导师论坛暨学科建设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导师在落实“立德树人”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职责,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力推进学校学科建设。校长崔成立、副校长刘铮然,研究生院负责人及学校所有硕士生导师及相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共计5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
本届导师论坛暨学科建设研讨会以“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分主论坛和分论坛两个环节。主论坛邀请了复旦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克卿书院院长汪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潘安教授、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高蔚教授、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贾金忠副研究员参加论坛并作专题报告。分论坛由相关二级学院组织实施。
校长崔成立为开幕式致辞。他对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并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的专家和广大导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他指出,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相辅相成,学科建设促进学位点建设,学位点建设推动学科发展。要积极贯彻落实“双一流建设”理念,实施学科建设“攀高峰、建高地、平低谷”特色计划,要在我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力推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他强调,作为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师资队伍是关键。希望广大导师更新观念,汲取力量,争做广大研究生的学业导师、学术导师、职业生涯导师和人生导师,助推我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包医力量,为包头市打造医疗高地、教育高地和文化高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开幕式后,专家围绕“融合、协同、创新”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复旦大学汪玲教授作了题为“医防融合 协同创新 提升公卫人才培养质量”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要求,并以复旦大学“医防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为例,展示了复旦大学“双轮驱动 顶天立地”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和成效,为我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上海交通大学王慧教授作了题为“筑巢引凤聚英才,医防融合促发展”的专题报告,围绕新时代下公共卫生的新定位、新任务、新特征,分析了全球顶尖公共卫生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体系,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建设一流‘大公卫’学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潘安教授作了题为“追求卓越 促进健康: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的专题报告,展示了华中科技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介绍了公共卫生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深化“1心、3品、3力、3化”的三全育人机制,详细解读了研究生高质量培养举措,以及在MPH和DrPH高质量培养所做的开创性探索。
南昌大学高蔚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大数据的舒缓医学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大数据使用背景和常用科研数据库,分析了国外常用健康大数据库的优缺点。结合研究实例,阐述了健康相关大数据通过科学设计可以高效、低成本地为政策制定、临床医学实践及健康管理等提供依据。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贾金忠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与导师立德树人要求”的专题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介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程和趋势,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针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在剖析“立德树人”内涵和意义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广大研究生导师深受启发。
此次会议设立了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药学院三个分论坛会场,各学科通过专家报告、座谈和讨论等形式就研究生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我校举办导师论坛暨学科建设研讨会,是我校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导师队伍、推进学科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拓宽导师的学术视野,提升导师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持续加强我校学科建设提档升级,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研究生院)